交汇点讯 7月18日,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仪式暨社科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这一主题,深入开展研讨交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刚,南京大学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院长刘志彪,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任平作主旨演讲。
陈文玲作了题为“加快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局起步”的主旨演讲。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创造,具有超越传统现代化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未来十年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陈文玲还对江苏社科界如何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六点建议。
彭刚阐释了他对“两个结合”深刻内涵的学习体悟,并从返本开新、中西互鉴的视角谈了如何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他认为,文明的发展既要返本开新,激活优秀传统,也要创新超越,开展中西互鉴。超越文明隔阂,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繁荣;超越文明冲突,交流互鉴实现创新超越;超越文明优越,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刘志彪认为,对江苏来说,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就要率先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没有坚实的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产业体系支撑,现代化就是“沙滩上的泡沫”。江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定位是: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支柱,全球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重地,中国产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高地,其特征应该符合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四个化”的要求,其目标应该具有“四个性”的特征:分工性、开放性、主导性、安全性。江苏具有实体经济发达、制造业配套能力强和产业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但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产业组织现代化、产业循环格局现代化、产业要素协同现代化、产业动态现代化和产业布局现代化方面尚有短板要补。
任平认为,当好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排头兵,在现代化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做示范,这是苏州人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必须要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责。对苏州来说,要担负起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如何进一步弘扬人文经济的强大优势,如何从“自助输入型现代化”转入“自主辐射型现代化”等历史使命,打造中国走向世界率先辐射的重镇,造就一个全方位开放,具有聚焦世界意义的苏州。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作会议总结。他认为,本届学术大会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名家云集、视野开阔,宣传深入、成果纷呈。要进一步聚焦中心大局,扩大覆盖范围,促进成果转化,打造学术品牌,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会议为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代表颁奖。经组织评审,今年共有750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120项,二等奖300项,三等奖330项。